欢迎访问江苏省栖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官网!
首 页 园区介绍 组织架构 新闻中心 入园企业 重点项目 招商引资 园区特色 人才建设 旅游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特色 >> 芦蒿特辑
生产技术规程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5-1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芦蒿的产地环境、适宜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采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地区及产地环境相似地区的无公害芦蒿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1-200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4286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2/T 343.2-1999  无公害农产品(食品)  生产技术规范

DB32/T 535-2002  无公害芦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根状茎

茎横行蔓于土壤中,外形似根,但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状叶,叶腋有芽,自节外产生不定根,顶端有顶芽,或发育为地上技。

3.2

冬春芦蒿

11月下旬~翌年4月下旬上市的茬口,通过地下根状茎萌发,采摘萌发的嫩茎上市。

3.3

伏秋芦蒿

9月上旬~12月中旬上市的茬口,通过适当密植、遮阴降温、高肥水栽培管理,促进地上部分叶腋生长,收割上市,一般可收2-3茬,亩产2000-3500kg。

3.4

    大叶青(杆)芦蒿

叶片呈柳叶型或羽状3裂,茎杆青绿色,香味略浓,产量较高。

3.5

    大叶白(杆)芦蒿

叶片呈柳叶型或羽状3裂,茎杆淡绿色、粗而柔嫩,香味淡。

3.6

    红(杆)芦蒿

茎杆红色或节间红色,香味浓,纤维多,产量低。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

 

5 适宜自然条件

5.1 温度

全年日均气温12℃~16℃,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8℃。适宜日均气温4℃~20℃,其中根状茎萌发温度4℃~20℃,嫩茎生长最适温度12℃~18℃。

5.2 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1900h。

5.3 雨量

全年降雨量850mm~1100mm。

5.4 土壤条件

    冲积沙壤土、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6 生产技术管理

6.1 塑料棚的规格要求

塑料棚的规格要求见表1。

表1  塑料棚规格尺寸                       单位:m

类 型

矢 高

跨 度

长   度

拱 杆

间 距

入土深度

小 棚

0.8~1.0

1.5~2.5

不 限

0.5~0.6

0.2~0.25

中 棚

1.3~1.5

2.5~4.0

不 限

0.5~0.6

0.3~0.35

大 棚

1.5~2.5

4.0~6.0

不 限

0.5~1.0

0.3~0.4

 

6.2 品种选择

6.2.1 冬春芦蒿:以大叶青(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白(杆)和红(杆)。

6.2.2 伏秋芦蒿以:大叶白(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青(杆)。

6.3 种株选择

选择无病、虫,植株顶端5cm~10cm呈深绿色的健壮植株用作种株。

6.4 种株用量

6.4.1 冬春芦蒿

    茎杆扦插:每667 m2用种株鲜重290kg~300kg。

6.4.2 伏秋芦蒿

6.4.2.1 茎杆扦插:每667 m2用种株鲜重340kg~350kg。

6.4.2.2 茎杆压条:每667 m2用种株鲜重400kg~450kg。

6.5 种株处理

6.5.1 冬春芦蒿:选择粗壮的种株平地割下,截去顶梢柔嫩部分和基部老化部分,取中部半木质化茎杆,截成10cm~25cm长小段,扎成小把,浸入水中22h~24h或300倍心杀溶液中5分中;或用80%敌敌畏乳油,按每立方米用量1ml~2ml薰蒸2h~3h,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7d~15d,待须根发出后栽种。

6.5.2 伏秋芦蒿:选择种株中部茎杆,截成15cm~20cm长小段,扎成小把,处理方法同冬春芦蒿。

6.6 整地施肥

6.6.1 栽种前田块需深耕晒垡,施足基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畦床周围开好排水沟,墒沟宽30cm~35cm,沟深20cm~25cm。

6.6.2 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为主,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厩肥3000kg~3500kg;或每667m2施腐熟饼肥200kg,25%有机复合肥100kg;或每667m2施经炒熟破壳的菜籽50kg,有机生物菌肥(主要菌株活菌数≥0.5×108/g)100kg,深翻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翻匀耙碎。

 

修改:

6.6.2 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为宜。结合整地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或微生物有机肥(功能微生物含量≥108/g)或腐熟饼肥200kg,45%复混肥100 kg或25%复混肥150 kg,深翻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翻匀耙碎。

6.7 定植  

6.7.1 定植时间

6.7.1.1 冬春芦蒿: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均可定植,以7月底至8月上旬为最佳定植期。白钩小卷蛾危害严重的老基地,定植时要避开6月中下旬的卵孵高峰,定植期安排在7月上旬以后。

6.7.1.2 伏秋芦蒿:在6月中下旬~10月上旬定植,早上市或作种苗以梅雨期间定植最佳。

6.7.2 定植方法

6.7.2.1 冬春芦蒿

采用茎杆扦插法栽种,将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30cm~35cm×25cm~30cm, 每穴1株插在畦面上,栽后将周围土踏实,浇透水。

6.7.2.2 伏秋芦蒿

6.7.2.2 a)茎杆扦插: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8cm×10cm, 每穴栽种2株,栽后踏实,浇透水。

6.7.2.2 b)茎杆压条:按行距10cm~15cm开沟,沟深5cm~7cm,将种株茎杆横埋入沟中,头尾错开,然后覆土3cm~5cm,稍拍实,浇透水(此方法目前极少用)

6.8 管理

6.8.1 冬春芦蒿

6.8.1.1 露地生长阶段管理

6.8.1.1a)水分管理:栽种活棵前,每天清晨七时前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植株成活。在高温干旱期间,应灌水抗旱,汛期或大雨后应及时排涝降渍,防止田间积水。

6.8.1.1b)9月下旬~10月上旬,每667m2追施有机复合肥50kg或尿素10 kg,促进根状茎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修改:

6.8.1.1b)施肥管理:9月下旬~10月上旬,每667m2追施尿素25kg,促进根状茎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6.8.1.1c) 打顶:8月上旬~9月,在现蕾开花前及时打顶,打顶后及时追肥浇水

6.8.1.2 棚室生产阶段管理

6.8.1.2a) 覆盖时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覆盖栽培,覆盖后40d左右芦蒿即可上市,生产者可通过不同时期覆盖调节芦蒿上市期,使产品均衡应市。11月下旬至翌年1月可选择大、中棚覆盖,2月上旬以后可利用小棚覆盖。

伏秋芦蒿覆盖栽培:一般在11月中下旬,最低温度低于4度以下覆盖棚膜。

6.8.1.2b) 覆盖前准备:植株被严霜打枯后,割去地上植株,清除残枝枯叶,操作时注意不能碰断地面嫩芽;每667 m2撒施有机复合肥100kg ~150kg,浅松土。土壤过干要补充水份,覆盖前7d~10d停止浇水,切忌覆盖前土壤水份过多。

修改:

每667m2追施尿素25 kg。

 

6.8.1.2c) 覆盖方法:一般先贴地盖地膜再盖棚膜,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可先盖棚膜,在晴天中午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湿后再盖地膜。

6.8.1.2d) 温度管理:棚膜覆盖后,白天保持15℃~30℃,超过32℃,放风降温,夜间保持4℃以上。

6.8.1.2e)水肥管理:盖膜后一般不浇水。芦蒿茎苗出齐后,喷施一次,每667 m2(容大丰60g+喷旺2小袋)叶面肥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促进光合作用,使苗色转绿,增加亩产量。当嫩茎长至10cm~15cm(即上市前7d至10d),每667m2 用含量75%~80%赤霉素粉剂5g~10g,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兑水40kg~50kg喷施,连喷5次,5-7天一次。 

6.8.2 伏秋芦蒿

茎杆扦插的3d-5d后发出腋芽,茎杆压条栽种的10d~15d后出芽。嫩芽长出后,晴

天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在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降温,早晚将网揭去。重点抓好水分管理,高温期间每天清晨七时前浇水保湿。10d和20d后各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

5kg~7kg,追后随即灌透水。当苗长至5cm左右(即上市前5d),每667m2用赤霉素3g~8g,兑水30kg~40kg进行叶面喷施。

修改: 茎杆扦插的3d-5d后发出腋芽,10天后喷施容大丰(腐殖酸)叶面肥+ “喷旺促进嫩苗生长,整个生育期保持土面湿润,浇水提倡用微喷管微喷,当蒿苗株高20cm左右时喷赤霉素+嫩茎素(木质素酸钠)叶面肥,连喷二次,五天一次,每667 m2 每次用赤霉素4g~8g,兑水30kg~40kg进行叶面喷施,喷后及时在芦蒿表面覆盖遮阳网降温。

 

7 采收

7.1 冬春芦蒿

嫩茎长高到20cm~30cm时采收上市。用锋利的刀从植株近地面处割下,立即运至阴凉

处,抹去植株上的叶片,按DB32/T 535《无公害芦蒿》等级标准,分级捆把,竖立排放在纸箱或保鲜袋内低温贮放或出售。

7.2 伏秋芦蒿

7.2.1 采收方法

7.2.1.1 分批采收:覆盖后7d~10d当株高30-35cm时用小刀离地面5-8cm高平割后,立即运至阴凉处,抹去植株上的叶片装到塑料周转箱内,运输上市。

7.2.1.2 分茬采收:管理后35d~45d,嫩茎长到25cm~30cm时,用利刀从植株近地面处一起割下上市。

8 采后管理

8.1 冬春芦蒿

采收后清理畦面,人工拔除或用小锹挑除杂草,追施肥水,每667m2 施有机复合肥100kg。30d~40d后采收第二茬。一般采收二茬。

修改

采收后清理畦面,人工拔除或用小锹挑除杂草,追施肥料,每667m2 施尿素20kg。30d~40d后采收第二茬。一般采收1-2茬。

 

8.2 伏秋芦蒿

8.2.1分茬采收的:每采收1次追肥水一次,每次每667 m2 施尿素15kg~25kg或45%复合肥25kg。

 

9 病、虫、草害防治

9.1 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9.1.1 使用化学农药的种类、浓度和安全间隔期,应执行GB 4286和GB/T 8321的规定。

9.1.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9.2 农业防治

9.2.1 轮作

忌长期连作,每三年换茬防止病虫害发生。

9.2.2 害虫防治

白钩小卷蛾:种植期推迟到7月上旬以后,避开5月下旬~6月卵孵高峰期;定植前将种株中下部截去集中烧毁;其它见种株处理6.5.1。

9.2.3 病害防治

9.2.3.1 病毒病: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旺盛生长,提高植株对病毒病的抵抗力。

9.2.3.2 秋冬茬覆盖后,注意塑料棚内通风排湿,降低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9.2.4 除草

人工拔除,或挑除杂草。勿用锄头锄草,易伤害根状茎。

9.3 物理防治

栽种活棵后至大棚膜覆盖前,用2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止害虫侵入危害。

9.4 化学防治

9.4.1 害虫防治

9.4.1.1 主要害虫种类

芦蒿的主要害虫是白钩小卷蛾、蚜虫、猿叶虫和斜纹夜蛾。

9.4.1.2 防治方法

9.4.1.2a) 白钩小卷蛾:见种株处理6.5.1。

9.4.1.2b) 蚜虫、猿叶虫和斜纹夜蛾见表2。

9.4.2 病害防治

9.4.2.1 主要病害种类

芦蒿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白粉病、白绢病、霜霉病、菌核病和灰霉病。

9.4.2.2 防治方法

9.4.2.2a) 病毒病:见农业防治9.2.3.1。

表2  三种害虫化学防治方法

害虫种类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

剂   型

使用浓度(倍)

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

蚜   虫

始发期

吡 虫 啉

10%粉剂

2000

 

2-3

啶虫眯

5%粉剂

1000

2-3

猿 叶 虫

始发期

敌 敌 畏

80%乳油

1000

2,10d一次

辛 硫 磷

40%乳油

1000

2,10d一次

氯氰菊酯

4.5%乳油

2000

2,10d一次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3龄前

蛾克

10%bt+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1000

2-3,7d一次

抑 太 保

5%乳油

1500

2-3,5d一次

甲维盐

1%乳油

1500

2-3,5d一次

蒿蝇蚊

始发期

毒死蜱

灭蝇胺

48%+10%

1000

2-3,4d一次

白钩

小卷蛾

卵期和孵化高峰期

钻心杀

20%

300

3-4,10d一次

潜伏

20%

300

3-4,10d一次

丙溴磷

40%

600

3-4,10d一次

9.4.2.2b)白粉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0倍液喷雾于叶背面,7d~10d喷一次,连喷2次;或15 %粉锈灵1500倍液喷雾;或40%白粉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9.4.2.2c)白绢病:发病初期,用40%五氯硝基笨+15 %粉锈灵1000倍液喷雾喷雾于茎基部,7d~10d喷一次,连喷2次;。

9.4.2.2d)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伏秋芦蒿上,时间为11月-12月份) 1、降低大棚内湿度,选择晴天中午大棚两头揭开放水蒸气。 2、药物防治:⑴、72%霜隐可湿性粉剂600—750倍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⑵、40%疫霜灵500倍加64%杀毒矾(金矾)6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⑶、25%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⑷、心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⑸、百泰每袋一桶水喷雾,10天喷一次,连喷2次。(6)、安克(烯腺吗琳)1000倍液喷雾

9.4.2.2e)菌核病:出现中心病株时,每667m2用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g-100g兑水30Kg喷雾。②50%乙烯菌核利50g兑水30g喷雾。③40%菌核净50g加水30kg喷雾。

9.4.2.2f灰霉病:发病初期,每667 m2用2%速克灵烟熏剂12颗,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

9.4.3 草害防治

9.4.3.1土壤处理:整地结束后,每667 m2用43%蒜草净100ml,兑水50kg,在土壤表面喷雾,喷后再定植种株。

9.4.3.2苗期处理:草长至5cm以上进行,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每667 m2用量40ml,10.8%苗哈哈(精喹禾灵)乳油每667 m2用量40ml。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